这一折子戏三十分钟,剧情非常简单:小尼姑赵色空不愿继续苦守空门,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偷偷溜下山去的故事,简单来说即是“思凡”。整出戏只有色空一个角色,而且身段复杂,情绪变化比较大,表演难度高。有一句著名的“男怕《夜奔》,女怕《思凡》”即是形容表演之难。不过对于观众而言,这出戏非常流畅,从头看到尾可以说是一气呵成。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处理,所以即使没有《寻梦》那样强烈的情感表现,还是没有让观众感到无聊。
不过先谈一下剧本本身,据说,这出戏是昆曲从南音吸取过来的,原来是《劝善金科》的一折。后者记录的故事主要是维护封建礼教,《思凡》《下山》的故事在这里面最后的结局是很悲惨的——两人双双下了地狱——称之为“因果报应”。包括昆曲版本题作“孽海记”,其实也是站在色空和本无的对面,对其进行批判。不过到现在只有这两出戏传了下来,可见人民群众的内心想法。虽说作者一开始想借僧尼相爱的故事宣扬封建礼教,但是到最后这精彩的两出戏倒成了《牡丹亭》似的个性解放的象征,不得不说是有些讽刺的。但是色空本人复杂的心理活动,我想断断不是原作者这样一个仇视进步思想的人所能写就,如果说这出戏的作者理应有什么荣誉,也应当归于广大劳动人民和戏曲工作者身上。这也说明了戏曲表演艺术家的再创作,对于剧本的重要性。
这出戏的台词除了一些佛教用语之外非常朴实易懂,和《牡丹亭》一类的文辞虽然不能相比,但是真情实意不假,尤其是口语化的台词生活气息浓厚,像“一个儿抱膝舒怀,口儿里念着我。一个儿手托香腮,心儿里想着我。一个儿眼倦开,朦胧的觑着我。”这类排比重复较多。剧中随着色空情感的变化,语言也相应地直截了当地反映她的心情。比如念功课时不情不愿的“念几声弥陀!恨一声媒婆。”、“叫,叫一声没奈何!念几声哆呾哆”等等。
当然,这出戏精彩之处还是在于人物情感丰富,富于变化。一开始色空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,讲起目连救母的佛教故事。话锋一转,说起自己孤枕难眠的凄凉境地。而后的「山坡羊」,描述和子弟眉来眼去,又变为激动欣喜的心情,后半段讲自己宁愿受佛教中地狱的惩罚,也要追求爱情,内心更加坚定。「采茶歌」讲自己出家削发为尼的来龙去脉,以及自己平时的单调乏味的生活,则带着自怜的心态。一边做着早课一边宣泄情绪,则是愠怒、无奈的心情。
当她到大殿散步,将佛像说成是爱自己、笑自己、恼自己,蕴含着的则一方面是对爱情的憧憬,一方面又是对自己虚度青春的恼怒。接着「香雪灯」直言自己的憧憬,“我本是女姣娥,又不是男儿汉”则彻底暴露出其内心的柔软。最后「风吹荷叶煞」既有逃跑的惊险、欣喜,也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。总之整出戏里色空逐渐坚定自己的信念,最终偷跑下山,有着明显的感情路径。所以观看的时候,不会给人无聊感。加上一些表演上的细致描摹,则更加凸显豆蔻少女的活力及其收到的压抑。
至于身段方面,只能大概看出变化很多。拂尘、木鱼、水袖等道具都有应用,表演上和《寻梦》类似,动作细腻,移步换景。不过整体的基调还是高亢明亮的,而非寻梦的悲哀,所以表演者的动作相对放开了很多。如上所说“女怕《思凡》”,要表演色空的不同情绪还是相当困难的。总结来说这出戏简短隽永,适合反复观赏,尤其不同演绎者的版本,可以相互对照,想必也是别有一番趣味。